|
在河南南阳内乡县,有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。衙内有一副远近闻名的楹联:“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说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;吃百姓之饭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。”
从字面来看,上联说的是得到一官半职,别当成什么光宗耀祖的事,也不要以为当了官多么显贵而高高在上。为了给百姓作主,即使丢了乌纱帽,也不是耻辱事。不要说当个地方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,要知道一方治理得好坏,百姓是否安居乐业,全靠地方主政官员。下联说的是为官者吃的、穿的、用的全是百姓供给的(即纳税的钱),切莫认为当了官就可以欺压百姓,要记住,自己也是百姓一员。
这副对联,历经数百年为人们传诵不衰,不仅从文学角度来看,对仗工整,结构严禁。而更重要的是,它用朴实无华,中肯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为官者必须秉承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,阐释了做人、做事、做官的关系与内涵。
官源于民,最后仍归于民,为官者应将自己视为百姓中的一员,不可谋取特权;官高于民,是因为官者比普通百姓承担着更大的责任、义务和更高的要求;官融于民,为官一任,要深入民众、融入民众,体民之冷暖、察民之疾苦,以民为本,勤政爱民,造福一方。
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,孟子说过:“民为贵、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,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“民贵君轻”名言。《尚书》也说:“民惟邦本,本固君宁。”意思是,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,根本稳固了,国家也就安宁。这种民本思想,历来都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积极的政治主张,为历代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所肯定。即使在科技发达、文明昌盛当今社会,从一定意义上讲,“官”以民为本理念,不仅是执政者制定正确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基础,也是执政者维护执政地位的基础。
“官”源于民。共产党的“官”是人民公仆。哪有公仆不侍奉主人的道理!不深入群众,不体察民情,焉知群众之疾苦、之冷暖。民情不察、民意不尊、民愿不顺、民望不达、民生不顾、民怨不解、民冤不雪、民恨不平,长此以往,民心必失、民德必丧、民怒必起,势必失去同群众的血肉联系。其结果必然是载舟之水成覆舟之涛。正所谓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今天,官与民不是、也不应该是对立的。但是在现实当中,就那么一些官,把自己摆在民众的对立面。于是,便有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,诸如:“你是准备替党说话,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?” “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?”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,可笑、可怜、可悲、可恨、可恶、可耻总总,无不达到极致。我更欣赏电影《焦裕禄》里面的一句台词:人民不满意的事情,党会满意吗?!
“官”以民为本,体现在“官”的自身要求上就是率先垂范,立范于民。孔子说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通俗的解释就是“喊破了嗓子,不如做出个样子”。 体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,就是如鱼得水,是鱼水之情。要摈弃官气,回归凡态,常怀平常之心,融入到群众中,站在群众的立场想事办事,以赢民心、以聚众气。
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,其言行大大超乎国人想象,甚至令国人瞠目结舌、难以理解,一直是媒体和公众视线的焦点。他自己拎包上任、乘坐经济舱出行、 “住不起”五星级套房。还有某省委书记在机关食堂排队买饭、某市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,某县委书记与工作人员一起吃盒饭,……等等。这都是工作或者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。这些如此平常的事情,何以引起如偌大的反响,这是值得反思的。因为在我们的骨子里,领导、官员和民众是不一样的,官员、领导、民众都是这样的观念,于是我们的官员、领导自感是高高在上的,自感是特殊人群、自感是高贵的,而我们的民众则自感是卑微的、应该臣服的。甚至官视民一如主仆。保持平民本色,是在意识深处把平民心态作为一种底色,把置身于民如同大树植根于土,真正把“官”字看小,把“民”字放大,让“小官”依靠“大民”生存、成长。
为官要敬业。敬业是境界,是操守,是“官位”应有的基本道德。在其位、谋其政。不可“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”。
无论是官是民,终究是民;无论做官做民,贵在做人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