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贴将从心理角度分析央行密集式上调准备金背后的目的。央行像发了疯似的,9日内2次上调准备金,为什么要这么做?难道是特然醒觉?发现通胀?还是周小川良心发现,开始回收流动性?答题都不是。
央行短期内连续加准备金,收缩流动性不是主要目的,最主要的目的,是为了“扭转人们的预期”。
央行终于明白到,房地产泡沫,资产泡沫等,最主要的不是流动性过剩。流动性过剩并不一定导致资产泡沫,例如美元,美国滥发货币而没有通胀。因为资金主要流向有升值预期的地方,而不是流向政府想它去的地方。
资产泡沫最主要是原因是人们对资产升值的预期。
在短时间内连续加准备金,连续加息。才能扭转人们“对货币贬值的预期,对通货膨胀的预期。对流动性过剩的预期。”
举个容易懂的例子:
央行现在就像在煲汤
以前用温火,发觉不行,要很长时间。
后来用压力煲,发觉也不行,煲出来肉都烂了(市场崩溃)。
最后,发现用压力煲强力压10分钟,等肉裂开,然后改用温火,这样最好控制。
现在很好理解了吧?
央行正在用压力煲压市场。用压力煲压市场,头十分钟最重要(主要是扭转人们对通胀的预期)。
我将尝试对央行连续收紧流动性的行为,对于人民心理转变的过程作一个分析:
1.人们会认为央行疯了,这次来真的了,为了压通胀不息刺破泡沫。
2.人们对央行收紧流动性的节奏进行预测,预测是“每9日收紧一次。”
3.人们会根据“每9日收紧一次”。对自己资产的影响以及对市场的影响进行评估。
4.最后人们会觉得,按照“每9日收紧一次”的规律,在不久未来通缩将至,而高利率亦是不久自己将不可能承担的,市场将崩溃。
5.“肉裂开了”。人们改变对通胀,对央行滥发货币,流动性过剩,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预期。
头十分钟过去了。人们的预期改变后,央行将改会温火。
本贴产生了牛氏第一定理:
“在现实经济中,人们不是活在过去、亦不是现在;而是活在对未来的预期之中。资产的涨跌,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所导致。”
关于预期,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我以前发的文章。
《预期与现实相背导致的泡沫危机》
http://www.tianya.cn/publicforum/content/develop/1/514268.shtml
不温柔的牛
2010.11.20晚
http://cshtdb.com/tdb/5822.html |
|